犹太人如何激发孩子的自主学习力

来源:时髦站 1.98W

——很多孩子非常努力刻苦、拼命三郎,一开始成绩也不错,似乎赢在了起跑线上,但随着时间推移,迷茫却越来越多,甚至有些力不从心。

犹太人如何激发孩子的自主学习力

犹太父母禁止孩子课前预习功课

“赢在起跑线上”的说法已经流行了好些年,特别在亚洲的华人家庭里,非常受推崇,或者说是太多太多家长自然而然在用的家教法则。秉持这类理念的家长永远在“催”——孩子学任何东西都得比别人早一两年。然而,在同样是亚洲国家的以色列,我采访过的大多数犹太家庭,都觉得“赢在起跑线”是荒诞的,且危害大大。

举个大家都熟悉的例子——“预习”。我们从小就被教导“课前要预习”,但仔细对比一下“预习”和“复习”,到底哪个更有效率?到底哪个能花更少时间收获更多效果呢?

犹太人认为复习更重要。相同的内容,第一次学习和第二次学习时所付出的时间和努力会有极大的差异。预习就是一种所谓的“赢在起跑线上”,孩子每个阶段原本都有需要学习的内容,但不少父母就是享受让孩子早一两年学将来的知识,看到孩子比别人“快”就满满自豪。但事实是怎样的呢?这些孩子,花大量课外时间学习将来的知识,但在学校上课时却提不起劲,因为课程都学过了,想要认真上课也无法专心。

这些背负“赢在起跑线上”使命的孩子,听到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你得勤奋”,学习得勤奋,练习才艺得勤奋,无论是向爷爷拜年,第一次见到同学妈妈,还是学校老师,或是在电梯裡遇到邻居叔叔,他们都会对学生说出这句话。

但是“勤奋”得有三个前提。第一个前提是,方向要正确。方向若不对,越认真会造成越大的损害;第二个前提是,方法要正确。如果不晓得正确方法,再怎么认真读书也无法获得好成绩;它的第三个前提是,要有效率。如果想有效率地认真做事,就不能盲目蛮干,而必须深思熟虑,寻找有系统、有创意的多元性方法。

犹太人认为久坐在书桌前是最糟糕的学习法,因为大脑讨厌一成不变、反复的动作。当外界的刺激单调乏味时,大脑会分泌较多的慢速波,造成注意力下降,想要打瞌睡,因此大脑对刺激的反应也会变得迟钝,很快就会忘记学习过的知识。花大精力“威逼利诱”孩子多学一点,多学一点,其实喂过就吐,根本没有吸收。

值得关注的犹太“哈柏露塔教育法”

世界上有30%的诺贝尔奖得主、常春藤联盟学生,都是用一种叫“哈柏露塔”(Havruta)的教育方法教出来的,这套方法贯穿日常生活,教出了爱因斯坦、斯皮尔伯格、扎克伯格等各行各业的翘楚,也是犹太民族教育孩子的最高原则,到底有着什么样的魔力?

“哈柏露塔”的原意接近英文的fellowship,有伙伴关系、友谊的意思,核心概念是两人一组,透过提问、回答及反驳来进行讨论与辩论。但重点不在于辩论输赢,而是学习如何表达自己、倾听与思考。它注重培养孩子“由内而外地学习”,可以不需要老师,引导学习自主高效学习。

我到以色列和美国走访多年,“哈柏露塔”是给我感触最深的,它旨在激发孩子们对事物的兴趣,永远保持好奇心,永远有着批判性思维,永远识自主学习为第一学习法则。

东方人透过背诵学习,西方人透过发问式的对话和讨论学习。这是因为,东方人认为,知识是外在的,学习就是学到外在知识,因此会效仿比自己更早学习、拥有许多知识的人。为了尽量多学一些知识,不断阅读、背诵与听课。最典型的代表是看书,不断背诵书上的内容,将圣贤的教诲视为真理,强调必须追随圣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