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是谁写的名言

来源:时髦站 1.97W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是明朝董其昌的名言。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是谁写的名言1

董其昌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是明朝董其昌的名言。原文出处:董其昌《画禅室随笔——卷二》中有“昔人评大年画,谓得胸中万卷书。更奇,又大年以宗室不得远游,每朝陵回,得写胸中丘壑,不行万里路,不读万卷书,欲作画祖,其可得乎?”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是明朝董其昌的名言。原文出处:明朝,董其昌《画禅室随笔——卷二》中有“昔人评大年画,谓得胸中万卷书。

更奇,又大年以宗室不得远游,每朝陵回,得写胸中丘壑,不行万里路,不读万卷书,欲作画祖,其可得乎?”译文:以前有人评价大年的画,说他胸中有万卷书。

更神奇的是,大年因为宗室不能出游,都要回来。才能写出心中丘壑,不行万里路,读万卷书,想做画能画得出来吗?

古代万卷是指皇帝的试卷。读书为了进京赶考,金榜题名。现比喻要努力读书,让自己的'才识过人并让自己的所学,能在生活中体现,同时增长见识,理论结合实际,学以致用。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是谁写的名言
  

“行路”理解为在实践中学习。人类进化是从行路开始的。从树上到了地面,首先学会的是行走。行走的目的是为了获得更多的食物,为了寻找安全的憩息地,同时也开阔了眼界,学到了很多有用的知识。大禹是在随父治水中悟到了宜疏不宜堵的治洪原理。

孔子非常重视实践在学习中的作用,并通过周游列国治国安邦来印证所学。李时珍、徐霞客、马可波罗、达尔文、哥伦布都是靠“行路”写出了宏伟巨著或取得重大发现。可见,“行万里路”较“读万卷书”要重要得多。

把“读书”与“行路”关系作个比喻:“读万卷书”好比人们通过一个窗口看到了知识和能力的金山,但要想真正得到知识和能力这个金山,还要靠走出门去“行万里路”。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是谁写的名言2

董其昌《画旨》中有“画家六法,一曰‘气韵生动’。‘气韵’不可学,此生而知之,自然天授。然亦有学得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胸中脱去尘浊,自然丘壑内营。成立郛郭,随手写去,皆为山水传神。”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意思:万卷原指:皇帝的试卷,读万卷书意为:读书为了进京赶考,金榜题名。行万里路意为:走入仕途,为皇帝办事。

现解释为:读万卷书:是指要努力读书,让自己的才识过人。行万里路:是指让自己的所学,能在生活中体现,同时增长见识,也就是理论结合实际,学以致用。

名人名言“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作者是:

刘彝

〔公元1017年--1086年〕字执中,福州人。生于宋真宗天禧元年,卒于哲刘彝宗元佑元年,年七十岁。幼从胡瑗学。登庆历进士第,调高邮簿,移朐山令。

凡所以惠民者,无不至;邑人纪其事,目曰治范。神宗时,除都水丞。寻知处州。俗尚巫鬼,不事医药。

彝著正俗方以训,斥淫巫使易为医,俗遂变。加直史馆,知桂州。坐贬均州团练副使。元佑初,(公元一o八六年)复以都水丞召还,病卒于道。彝著有七经中议一百七十卷,明善集三十卷,居阳集三十卷,均《宋史本传》并传于世。

解析:

行万里路跟读书是互补的,读书是静态的,行路是动态的,书中知识有限,只有行路眼观耳识才能补其不足。

把"读书"与"行路"关系作个比喻:"读万卷书"好比人们通过一个窗口看到了知识和能力的金山,但要想真正得到知识和能力这个金山,还要靠走出门去"行万里路"。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是谁写的名言 第2张
  

折叠读书

读万卷书"之后,只有"行万里路",走出去亲自看一看,体验一下书中描述的情景,才会发现书中所说的不及体验的千分之一,同时也理解了作者对这种情景的感受并同自己的感受加以比较。

从而放大知识层面,只有这时读书的效果才能体现出来。所以说:读书好比一个放大镜,不管所读的知识是"真"是"假",它都会放大若干倍(当然,读书越多,放大倍数越大)。

教师这个职业,一向崇拜读书,比如:"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无形之中也或多或少地存在着轻视"行路"的想法。

知识分子从书本到书本已经几千年了。 可以看到,教师群体已经脱离实践太久了,多数的教师已经被隔离在社会之外(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原因),教师这个职业也自然被"神圣"到无以理解的地步。

要得到社会的'支持首先要得到社会的理解,要得到社会的理解首先要融入这个社会。 "行万里路"互相补助,综合运用。

还指读书很多,行路很多的人。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是谁写的名言3

几乎每个人都听过“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句话,但并不是每个人都明白其中的意义。

有的人认为“要么读书,要么旅行,身体和灵魂总有一个在路上”,有的人认为根本“读不尽世间之书,走不尽天下之路”,有的人认为“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还有的人认为“书就是路,路亦是书”……

“读万卷书”和“行万里路”,是并列关系,还是互补关系?是选择题,还是论述题?

其实,“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完整句式是明朝的董其昌在《画旨》中提出的,原文是“然亦有学得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胸中脱去尘浊,自然丘壑内营。”

而其中的“读万卷书”又来自于唐朝诗人杜甫的名句:“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然而,读书真的能够“破万卷”吗?

据史料记载,西汉汉成帝时,宫廷藏书有33090卷;西晋初年,宫廷藏书共计29945卷;唐代开元时,宫廷藏书共计125960卷。

且不说有没有时间去读了,普通人根本没有那么多的书给你读。稀缺,让“卷书”的价值感倍增。得不到的,你往往会愈加珍惜。

所以,很多人像苏轼一样,“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

读万卷书,持平常心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是谁写的名言 第3张
  

当然,读书人爱读书,主要还是因为他感受到了书籍本身的魅力。正如国学大师季羡林所说的那样,“书能给人以知识,给人以智慧,给人以快乐,给人以希望。”

作家严歌苓也说过,“美化灵魂有不少途径,但我想,阅读是其中易走的、不昂贵的、不须求助他人的捷径。”

说得最具诗意的还是泰戈尔,他这样描述读书:“虽然天空没有留下翅膀的痕迹,但鸟儿已飞过。”

至于“行万里路”四个字,也不是董其昌的原创。目前可考的是北宋王直方的《归叟诗话》,其中说的很明确:“信乎不行万里路,不读万卷书,不可看老杜诗。”

同样在书中,王直方还说:“不行万里路,不读万卷书,欲作画祖,其可得乎?”我们推测,作为书画家的董其昌,可能就是从这句话中演绎出“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八个字的。

随着时代的发展,这八个字的内涵也得了不断的丰富。

读万卷书,是让我们“求取功名”

“万卷”原指“万岁的试卷”,即皇帝出的试卷。读万卷书的本意,是读书人为了进京赶考、求取功名,不得不读很多关于考试的卷书。

由此可见,“应试教育”的病根并不在当代,而是自古有之!

不过反过来说,应试教育的“目的”并没有错,可能是具体的“方式”上出了些问题,比如“重成绩”、“重背诵”、“重解题”等。

目前国家的'教育改革,包括“双减政策”等,都是在试图破除它的弊端,而并非否定它的“目的”。

所以说,我们不能提倡“素质教育”,就把“应试教育”一棒子打死。该考的“试”依然要考、该拿的“证”依然要拿。

要想求取功名,依然需要“读万卷书”。该吃的苦,一样也不能少;该受的罪,你逃也逃不掉

成功的人,懂得“熬”;失败的人,才想“逃”。强者不是没有眼泪,只是他可以含着眼泪向前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