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教案范文锦集6篇

来源:时髦站 2.52W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美术教案6篇,欢迎大家分享。

美术教案范文锦集6篇

美术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掌握纸团、纸绳粘贴画的方法技能,能制作一幅装饰画。 2

、了解单个物体组拼成图案的形式美法则及浅显的艺术规律。

3、能运用卷、折、压、扭等基本方法、技能,制作一件纸条工艺品。

教学重点:掌握纸团、纸绳粘贴画的方法技能,能制作一幅装饰画。 教学难点:了解单个物体组拼成图案的形式美法则及浅显的艺术规律。

教学过程:

一、欣赏导入、反馈交流

欣赏运用纸团、纸绳制作好的作品。

思考:这些作品是用什么材料翻作的?用什么方法制作的?

二、方法指导

1、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课题:纸品乐陶陶

2、学生尝试将皱纹纸制作成纸绳或纸团。

3、师生交流解决捌作问题:

(1)怎样使纸团的.大小基本一致?

(2)怎样搓纸绳不易松敢?

4、教师规定时间,学生合作准备材科。

5、教师示范制作方法步骤

(1)构思画草图:内容可以是简单的动物、植物、人物等,形象简洁鲜明。

(2)涂胶:用胶水或胶棒均匀地涂在所画图形的线上。

(3)粘贴:将纸绳或纸团牯贴在所涂胶的部位,并将其轻压粘牢,示范时结合采用单线贴和团线贴法。

6、学生根据出示的草图讨论,什么地方可用纸团,什么地方可用纸绳。

7、学生为两幅作品提出评价。

(1)纸团排列松散,形象不突出。

(2)未注意纸团、纸绳与底纸的色彩搭配。

8、教师引导学生谈谈自己创作的设想。

三、自主表现

两人合用材科,各自用纸绳、纸团制作一幅粘贴画。

四、体验感受厚纸条的性能出示厚、薄两张纸条让学生用力拉扯或折制,并谈感受

教师总结厚纸条的性能特点:有弹性、易成形。

美术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能用火柴棒来表现运动人的头部、四肢和躯干。

2、了解运动姿势,发挥想象力,拼搭出各种运动造型。

3、感受图形拼搭的趣味。

4、鼓励儿童发现生活中的美,培养幼儿对美术的热爱之情。

5、尝试将观察对象基本部分归纳为图形的方法,大胆表现它们各不相同的特征。

活动准备:

1、火柴棒、双面胶2、为每位幼儿准备一些火柴

活动过程:

一、我是运动员——玩"山上有个木头人"的游戏,将其中的"木头人"替换成"运动员幼儿念完儿歌最后一句时,立刻摆出一种运动姿势,并保持不动。——在游戏中,教师和幼儿一起模仿,了解不同运动项目的动作特点。

二、运动员出来了——请一名幼儿模仿一种运动项目的动作姿势。教师讲解并示范用火柴棒拼搭的方法。先定好运动员头部的位置,然后根据运动员的姿势摆放好身体、手、脚的位置和方向。最后,看看运动员的姿势是不是和示范者的姿势一样。——鼓励幼儿发挥想想,自主设计运动员的不同运动姿势。

三、运动员参加运动会——运动员马上要去参加运动会了!教师发给幼儿操作用纸,请幼儿先耐心撕下双面胶的白色纸条,然后在有粘性的空白处用火柴棒拼搭运动员。——教师巡回观察并指导,鼓励幼儿添画"道具"或运动情景。——教师询问幼儿拼搭的是什么运动员的姿势,并用文字在其作品旁简单记录。

活动反思:

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进入大班,他们不再满足涂鸦的活动,强烈的好奇心驱动幼儿尝试使用各种美术工具和材料来进行美工活动。本次活动就是教师在平时的生活中,观察到幼儿的兴趣所在,从幼儿的知识经验出发,设计展开的.生成活动,可以说是"从幼儿中来"。为了使幼儿通过此次活动掌握相应的技能,感受作品的美,体验成功的喜悦,真正做到"到幼儿中去",我在活动前做了许多准备,设计了几套方案,通过试上课,最终确定了活动的重难点:正确使用工具、明确制作步骤、集体展示作品。

1。正确使用工具。

以前,孩子在美工活动中用到的工具不外乎剪刀、胶布等,这次他们需要使用"订书机",这是他们没有或者很少接触到的工具,所以学习正确使用它就成了能否制作成功的前提。因此,我在教幼儿使用工具的时候用了实物投影仪,让幼儿能仔细观察每一个步骤,还花了很长时间讲解示范,并用游戏的语言来形容按订书机的动作。这些都是为了解决难点服务。

2。明确制作步骤。

制作"运动的小人"关键是了解"小人"的构成,因此,我绘制了步骤图,引导幼儿按流程制作,并强调订书钉的位置,以便幼儿制作出的小人都能动起来。这样就解决了活动的重点:制作能运动的"小人"。

3。集体展示作品。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在艺术领域提出了"感受与创造并重"的教育观,强调让幼儿的视觉和情感获得满足、愉悦的同时,培养其对美的感受能力和艺术创造能力。可见,美工活动的最终目的是让幼儿有美的享受。幼儿在制作的过程中体验到的是成功的快乐,怎样在作品展示环节让他们感受作品的美呢?好花是需要绿叶衬托的,只有将作品呈现在背景图上时,幼儿才更容易发现自己制作的"小人"是一朵朵"好花"。

美术教案 篇3

一、教学内容

教材66至67页(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二、教学目标

1、通过折纸这样直观的操作活动,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

2、掌握不同分母的分数相加减的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三、教材分析

本课时是第四单元《分数加减法》中的第一课时,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是在

学生已经学会了通分和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异分母分数加、

减法的算理和计算法则是教学的重点。学好这部分内容为今后学习分数四则混合

运算,分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作好准备。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探索并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难点:理解先通分,再加减的算理。

五、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一分钟完成PPT上的同分母加减法的计算,指名订正。

2、复习

师:同学们刚才做的这些练习是我们以前学习过的什么类型的计算?

生:同分母加减法。

师:你们还记得同分母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吗?

生: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

(PPT同时出示计算法则)

3、导入

师:今天,我们要来学习跟分数加减法相关的新内容。

(二)探索新知

1、PPT出示例题

师:请同学们快速默读例题,思考该如何列式?

生:师:这样的分数加法跟以前我们学习过的有什么不同?

生:分母不同。

师:像这样坟墓不同的分数,我们叫做异分母分数。(板书:异分母分数)

2、操作感知

(1)师:请同学们用你们准备好的学具(2张大小完全相等的.正方形纸),折一

折,涂一涂,分一分,看看该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学生独立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2)反馈

A、同桌讨论

师:跟你的同桌说说你的方法,看看你们的方法是不是一样的。

B、全班反馈

师:谁来分享你的方法?

生:我把一张正方形的纸对折,平均分成两份,其中的一份就是二分之一。另外

一张纸先对折,再对折,平均分成四份,其中的一份就是四分之一。然后我将第

一张纸再对折,原来的纸就平均分成了四份,原来表示的二分之一,现在就表示

四分之二了。二分之一加上四分之一就是四分之二加上四分之一等于四分之三。(再任意指名回答2-3个学生)

C、PPT回顾推理过程

师:老师也进行了操作,请同学们看看老师的跟你们的一样吗?

3、计算方法研究

(1)加法计算

师:根据刚才同学们自己的操作,谁能尝试说说我们该怎么计算呢?

生:分母不同,要先通分,将二分之一通分成四分之二,然后再加减。(教师板书计算过程跟格式)

师:为什么要通分?

生:分母不同,分数单位不同不能直接加减。

师:通分的时候,用谁做公分母呢?

生:两个分母的最小公倍数。

师:虽然我们通分时也可以用两个分母的其他公倍数做公分母,但是用最小公倍数做公分母,会使计算最简便。

(2)减法计算

师:同样是这样的已知条件,你们能提出哪些减法问题呢?

生:小红比小明多用了这张纸的几分之几?

师:怎么列式呢?

生:

师:这样的算式你们会算吗?请快速完成在课本66页。

(学生独立完成减法计算过程)

师:谁来分享你的计算过程?

生:将二分之一通分成四分之二,再减去四分之一就等于四分之一。

(教师板书过程)

4、阶段总结

师: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补充板书课题)

师:同学们观察这两个计算结果,它们是什么样的分数?

生:最简分数。

师:如果计算结果不是最简分数,我们该怎么办?

生:约分成最简分数。

师:那同学们认为在做异分母加减法的时候,我们应该注意些什么?

生:运算符号、用最小公倍数做公分母进行通分、计算结果要化成最简分数。

(三)巩固练习

1、PPT出示67页练一练第一题

先独立思考,再指名回答。

2、PPT出示填空(分数加减法计算过程填空)

先在草稿本上完成,再在全班反馈时同桌相互订正。

3、课本66页试一试

请学生独立完成在课本上,指名在黑板上板演,再作为模板全班集体订正。

(四)方法总结

师:谁能根据我们刚才做的这么多的练习,完整地说说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是什么?

生:要先通分,化成相同的分母,再加减。计算结果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PPT出示计算方法填空)

师:请全班一起将这个方法补充完整。

(学生齐读方法并填空)

(五)拓展

PPT出示改错练习(不同类型的不准确计算)

师:老师发现有这样一些作业,同学们来帮助帮助老师,该怎么教他们改正呢?(先独立完成在草稿纸上,再指名订正)

(六)总结

1、师:同学们刚才改得非常好,你们在计算中可别犯这样的错误。那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2、师:该怎么计算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呢?

(PPT再次呈现计算方法,学生齐读)

(七)课堂作业

PPT出示课堂作业(课本67页第三题)

师:请同学们牢记这个方法,按照方法完成今天的课堂作业,注意书写格式。

【折纸】教学反思

反思这节课的教学,有如下几点反思:

1.关注知识、方法的形成过程

新课程要求注重引导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本节课中,我同时也关注了数学知识与基本技能的教学。如让学生大胆表达、主动发现同伴或自己存在的问题,并想办法解决,在基本理解难点的基础上,着重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知道如何进行异分母分数的加减计算等,既注重了过程与方法,又重视了知识与技能。在每个学生利用正方形纸片自己动手操作的基础上,再全班交流探讨出异分母分数加减的计算方法。然后

通过各种形式的练习加强巩固,使学生能够灵活运用计算方法。

2、注重操作的实效性

学生动手折纸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发现加法算式,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借助图形直观地理解算理。因此,在这节课中,我给了学生比较长的时间独立操作和思考,让他们自己通过动手动脑解决简单的问题,从而锻炼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

3.注重学生是课堂主体

我在备课时,考虑到学生可能存在的一些问题,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在课堂中,我更多的是一个引导者,协助者,引导和协助学生自己发现,自己解决问题,最终能真正理解所学知识。

美术教案 篇4

教学目的:

学习初步的浮雕构成知识,培养学生抽象构成的能力,在纹样的组合排列和色调处理中加深对图案形式美(统一、变化)的感性认识。

重点:认识设计动物浮雕。

难点:1、对动物浮雕知识的理解。

2、运用泥团、泥条、泥块形成点、线、面,简练夸张地表现动物的主要特征。

教学过程:

第一节

一、欣赏引入新课:

出示课前准备的构成的动物造型及教师的范品,指导学生仔细欣赏。认识这些动物有不同的花、果、叶、茎,它们的.形状、颜色各有特色。

板书课题:浮雕(设计)。

二、讲新课:

1.指导学生观看右上图的照片,指出树叶的形状本来很简单,色彩也很单纯,由于它重重叠叠,便产生了丰富奇妙的装饰效果。人们从这现象中找出了一种规律,就是现代设计的构成方法——雕塑。教师演示用两片树叶的外形,并将它们部分叠合,从它们形状、色彩的变化,说明用这种构成形式可以设计出很漂亮的动物浮雕。

2.指导学生欣赏课本中的浮雕设计作品,讲解设计步骤,边讲边演示:

①选一个不太复杂的任意形作基本形(只画外形)。

②在纸上画一个14cmX14cm的方格,把基本形逐个画在格内,使每个基本形之间都有一部分叠合在一起,注意叠合时高低、左右位置或方向的变化,叠合部分的面积也应有大小、多少的变化。

③选择同一种动物的三四个不同构图,标在画纸上,然后按稿着色,进行雕塑。

三、学生作业,教师辅导:先让学生朗读理解课文及作业要点,后按要求以泥塑方法设计一幅动物浮雕。

四、讲评:选出优秀作业,从构成的方法与效果作讲评,以加深学生对设计知识的体会。

第二节

一、课业准备:印有一件线描动物的作业纸,每人一张。

二、教学要求:继续练习浮雕设计,运用上一节课所学的构成知识,为各式动物设计花纹。

三、教学过程:

1,教师宣布学习要求。

2.出示三种未经装饰的动物的线描图,让学生选择其中一种,用雕塑的构成方法,在上面画上自己设计的花纹,方法与上一节课相同。

3.学生作业:为衣服设计好看的图案。

4,讲评:从实用、美观、新颖的角度表扬优秀作业,使学生对设计的原则有明确的感受。

美术教案 篇5

活动过程:

(一) 通过故事《秋娃娃的礼物》启发幼儿的想象。

1、教师讲故事:秋娃娃带着七彩画笔来给树妈妈送礼物。它飞呀飞呀,看见枫树妈妈,它拿出了红画笔,围着枫树妈妈转呀转呀,枫叶变红了,枫树妈妈换上了红衣裳(出示红枫叶);它看见了银杏树妈妈,就拿出黄画笔,围着银杏树妈妈转呀转,银杏树叶变黄了,银杏树妈妈换上了黄衣裳(出示银杏叶)。绿衣服送给松树妈妈,桔黄色的`衣服送给梧桐树妈妈(出示桔黄色梧桐树叶)……。秋娃娃飞呀飞呀,大树妈妈都换上了新衣裳。

2、 教师提问:秋娃娃给大树妈妈的礼物是什么?你们愿意帮助秋娃娃,给大树妈妈穿上彩色的衣裳吗?幼儿回答。

(二) 引导幼儿通过添画彩色的树叶,给大树妈妈穿衣裳。

教师:我们怎 样给大树妈妈穿上新衣服昵?你想让树叶娃娃变成哪些

颜色?(启发 幼儿给大树妈妈画上各种颜色的树叶);给树叶娃娃涂颜色时要先画好树叶轮廓再均匀地涂色,不要涂到线外面,涂好一片再换颜色。树叶要靠近紧大树妈妈。比比看,谁给大树妈妈穿的衣服最漂亮。

(三) 幼儿作业,教师巡回指导。

1、 鼓励个别能力较差的幼儿大胆使用颜色及均匀涂色。

2、 提醒能力强、速度快的幼儿多画些树叶娃娃,靠紧大树妈妈。

(四) 展览幼儿作业,供幼儿欣赏。

让幼儿看一看,说一说哪棵大树的衣裳颜色最漂亮,涂色最均匀。

活动目标

1、 引导幼儿大胆地选用多种颜色在树干上添画树叶,继续培养幼儿对色彩的兴趣。

2、 发展幼儿的想象力。

活动准备:

1、 人手一张图画纸,油画棒一盒。

2、 带领幼儿欣赏秋季多彩的树叶,观察树叶的变化。

美术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下,以看看、说说、画画的形式,初步学画长颈鹿的基本特征及动态。

2、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

3、了解长颈鹿的生活常识。

4、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5、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活动准备

1、图片—长颈鹿

2、图画纸—可爱的长颈鹿

3、油画棒、水彩笔。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出示图片,引导观察长颈鹿的外形特征。

二、展开

1、说说,画画。

(1)长颈鹿身体与头部的定位。

老师演示:恐龙蛋放在黑板的当中,鹅蛋想离它远一些该放哪儿呢?

(请个别幼儿演示)。

(2)请幼儿在图画纸上为恐龙蛋与鹅蛋定位——画出长颈鹿头与身体的不同位置。

引导幼儿学习用2只蛋(恐龙蛋和鹅蛋)的方法定位画出长颈鹿的`头和身体。

重点注意长颈鹿脖子的长短适中。

2、教师示范(边说边画)。

(1)以变魔术的形式将鹅蛋变形,画出 长颈鹿头上的眼睛、嘴巴、耳朵和角。

(提示:定位时方向不同)。

(2)用二根“电话线”连接鹅蛋与恐龙蛋。

(提示:一边宽、一边窄)

(3)恐龙蛋变形——画出长颈鹿的四肢与尾巴。

(4)找找长颈鹿还缺什么?(衣服)

3、教师小结长颈鹿的特征,并提出要求。

三、幼儿绘画

1、画长颈鹿,要求w不同方位,不同动态。

2、长颈鹿和谁在一起,在什么地方干什么?并画下来。

四、活动讲评

1、你认为哪只长颈鹿画得最象?为什么?(说出特征)。

2、介绍自己画的长颈鹿在干什么?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的开展是基于让幼儿更进一步了解长颈鹿的基本形态和特征,我采用了直接出示范例作品画来激发幼儿的绘画兴趣,使幼儿掌握绘画的技巧,把大自然中的美丽景色和生活中观察到的美通过自己的作品展示出来。幼儿学会了自己动手装饰,提高绘画技能和审美能力,丰富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