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端午節要吃食餅筒?食餅筒的由來?

來源:時髦站 1.51W

食餅筒是台州和象山兩個地方的特色美食,浙江人素來有端午節、立夏吃食餅筒的習俗。為什麼端午節要吃食餅筒?食餅筒的由來?

為什麼端午節要吃食餅筒?食餅筒的由來?

端午節吃食餅筒

台州人有立夏、端午、五月十三吃錫餅(麥餅、食餅筒)的風俗。早期稱之為“拭餅”,拭餅是“先製成粉漿,再在平底鍋中拭勻烙熟”,這種麥餅的做法是用麪粉加水拌成麪粉漿,攤拭餅時,主婦拈一團又軟又韌的麪粉漿放在底部加熱的平底鏊盤上,或順時針或逆時針拭勻上一圈即成,手藝好的攤成的拭餅不但皮薄、勻而無洞眼,且外周“滴括圓”。也有人將拭餅寫做“錫餅”,認為這種餅薄如錫箔,故謂“錫餅”;還有人寫作“食餅或“席餅”的。

據一篇文章會考證,吃春餅這一習俗可追溯到晉,但興於唐朝。《關中記》説:唐人於“立春日作春餅,以春蒿、黃韭、蓼芽包之”,並將它互相贈送,取迎新之意。杜甫有詩句“春日春盤細生菜,忽憶兩京梅發時”,陸游也有詩句“春日春盤節物新”。元代出現用薄餅卷餡後再用油炸食用的記載。鍾叔河先生寫過《長沙的春捲》,稱吃春捲是長沙的一種民俗。金門地區則將這種食物稱為“七餅”(讓人想到麻將中的“七餅”),還有一個有關其來歷的傳説故事。據記載,皖南地區人民也在立夏時節做苧麻餅吃,當地有一種野生植物------苧麻,用苧麻葉搗成泥,摻進糯米粉中做成餅,蒸熟食之,作為“立夏”前後的節令食品,在當地民間有“立夏吃苦餅,熱天不中暑”的諺語。網上還可查到越南也有春捲。

不知為什麼,台州人習慣在立夏這天吃錫餅,這一天也叫做“疰夏”(也有寫作醉夏的,周作人先生則寫作“蛀夏”),有俗諺曰:“疰夏嘸麥餅,白落(碌)做世人。”意謂立夏這天沒有麥餅吃,做人也白做了,可見錫餅台州人心目中的地位。葉澤誠先生收集的臨海節俗竹枝詞有一首《疰夏(立夏節)》這樣寫道:“食餅筒筒像卷,豆芽小菜炒麩筋。店家借根天平秤,秤過今年重幾斤。”其次是端午節時吃麥餅,在我的印象中,家鄉端午這天各家各户很少吃粽子的,反而以吃錫餅居多,雖然諺語有“吃了端午粽,棉衣遠遠送”一句,吃粽似乎是春節時更多些。

有關台州端午吃麥餅的題詠,我所見到的有近代温嶺名醫趙立民先生的《好事近》一詞曾提及:“端節又來臨,喜氣瀰漫墟落。爐灶香騰麥餅,冒炊煙椽角。”如今人們多用液化氣了,“爐灶香騰麥餅,冒炊煙椽角”的景象恐怕是難以看到了。住在城裏的不少人也很少親手做麥餅了。

為什麼端午節要吃食餅筒?食餅筒的由來? 第2張

食餅筒由來

傳説一

很早的時候,象山那邊的漁民出海捕魚都要一兩個月才能回家一趟,在家的女人們為男人們的食物發愁,出海太久食物不易儲存容易壞掉,於是聰明的女人們就發明了食餅筒。

傳説二

據説抗倭名將戚繼光駐守軍營,一天夜裏,有士兵忽然來報告:“不好啦!倭寇又打進來了!”戚繼光大驚失色,想:兄弟們還沒吃飯呢,餓着肚子去打仗,這也不是辦法呀。突然,一個好點子從戚繼光的腦子裏蹦了出來,讓兄弟們把菜夾在餅裏,邊走邊吃,這樣,不就讓兄弟們填飽肚子了嗎?後來,戚繼光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果然順利地打敗了倭寇。

傳説三

另外一種則説食餅筒是天台那個瘋癲的濟公和尚發明的。他見每餐剩下不少菜,就把剩菜裹入餅皮裏,留到下一頓再吃。因此在2010年上海世博會期間,食餅筒還被稱為“濟公捲餅”,作為中華名小吃閃亮登場。

食餅筒

麥餅筒又叫食餅筒,入口鬆脆、油而不膩,大有那種讓你“口水直流三千尺”的感覺。我從小跟着母親學習做麥餅筒,雖算不上老手,但做成後食之口感蠻不錯的。做麥餅筒還是十分講究的,尤其是做皮。首先把麪餅捏成圓狀,再把麪餅烙在火爐板上,大約幾分鐘便可出爐,皮要烙得不薄不厚,這樣越見功夫。餡,可以是肉絲、豆芽、蘿蔔絲等,也可以合自己的口味配料。你想吃脆一點,可以包好後油炸,在油鍋中翻滾過的麥餅筒閃着金黃誘人的光澤,酥脆宜人。吃時,將麥餅皮平攤在平面上,用筷子把小菜一樣一樣放在皮子上,包捲成圓珠筆筒狀即可食用。一筒在手,食慾大開,咬下一口,又香又鮮,汁多味兒足,滿嘴都是“山”的濃郁和“海”的鮮美;再咬一口,回味無窮,有金黃的蛋絲,有香噴噴的紅燒肉,還有綠油油的豆芽……各色佳餚一應俱全。讓你吃了一筒還想吃一筒,那種滋味呀……真是無言可喻,欲罷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