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行合一是谁提出的

来源:时髦站 2.82W

知行合一是王守仁提出的。

知行合一是谁提出的1

知而不行,是未知;行而不知,是未行也

常言道,做人做事做学问,无外乎“知行合一”。“知行合一”最早的提出者是明代大儒王阳明,作为阳明心学一派的领军人物。

王阳明的所有学说,无不是围绕“知行合一”展开论述,区区“知行合一”四个字被后世之人穷其一生都所得甚微,那么“知行合一”到底该怎样解读。

《传习录·徐爱篇》其中记载一段有关“知行合一”的详尽论述。最初王阳明向弟子们讲解“知行合一”的时候,只是言简意赅地粗略叙述。由此,引起徐爱、黄绾、顾应祥的辩论。三人各执一词,莫衷一是,只好去求问于王阳明。

“知与行”是一“心”发出的两个动作

徐爱以当今世上很多人都明白“孝悌”的思想,应该侍父母以“孝”,待兄弟以“悌”,但仍有很多人不能做到“孝悌”所要求的标准,以此推断“知悌孝”与“行悌孝”是两件事。

王阳明当即寄予否定,给出的正确答案是“知行”是一件事,原话如下:

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

意思是说,世上从来都没有明白道理而不去实践道理的人,所谓口口声称自己明白人生要义、洞悉时间道理而不去主动实践的人都是未知的坐而论道。

大成至圣先师孔子教人做好“知行”的学问,核心观点的教人恢复本体,本体就是自己一身的主宰,一颗圣心而已,而不是手把手地教人如何一一去实践,这也就是所谓的“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

知行合一是谁提出的
  

王阳明全集

知与行是同时发生,没有先后轻重之分

阳明心学对待“知行合一”的观点之所以清奇,是因为它将“知行”并为一起,更强调两者是同时发生。

以《礼记·大学》中的经典论述:

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

翻译过来就是说,一个人如果能做到正心诚意,而不自欺欺人,就要做到厌恶腐臭的东西,喜欢美好的事物。

人们看到腐臭的东西,就会产生厌恶的思想和厌恶的举动;看到美好的事物,就会产生喜欢的.想法和喜欢的举动,思想和举动是同时进行的,而不是有一个喜欢和厌恶的过程。

或者由一个“心”产生思想,另一个“心”指导身体做出喜欢和厌恶的动作,两者同时发自于同一个“心”。

相反,一个人如果看不到、闻不到事物,自然不会产生厌恶和喜欢的感觉,更没有因感觉而生发出行为。

所以,以阳明心学的立场来看“知行”的观点,两者是不存在先后之分,“知行”的本源都是自己内在的一颗心,“心”之所向,“知行”所指,仅此而已。

心学书法

以生活为例,谈“知行”

生活中,我们评价一个人是孝子,必然是他的行为符合“孝”的标准,而不是以它口头上坐而论孝的夸夸其谈。

一个人一旦能够做到“行孝”,必然内心是明白“行孝”的道理。很难想到一个不知“孝”的人能够做到孝敬父母。

同样也很难想到一个只会“行孝”,而不懂得“孝道”的人,所以“知孝”和“行孝”是牢牢融为一体,不可能分割为二的。

再如,一个人知道疼痛、饥寒,必然是经历过或者正在经历疼痛、饥寒,否则不会空穴来风地有疼痛饥寒的感觉。

以科学的视角也是可以解释得通。阿基米德关于浮力的原理,我们将木棍放到水中,会发生木棍因为受到浮力的作用,而浮出水面。

实际上,“知行”便是“浮力”和“上浮”的关系。木头和水接触的那一刻,两者是同时产生,同时发生表现出来的。

我们不能说,先有“浮力”才有“上浮”现象,更不能说发生“上浮”才有“浮力”存在。

“知行”要运用得当

“知”是行的指导宗旨,“行”是知的具体实践;也可说成,“知”是行的开始,“行”是知的结果。

如果能够领会到这样一层奥义所在,基本可以对“知行”概念有了准确的把握。

每当说“知”的时候,脑子里要立刻联想到“行”,每当说“行”的时候,脑海里一定要有“知”的概念。

一旦将“知行”分做两件事,就会陷入片面的境地,要么成为懵懵懂懂只会傻做事情的“行者”;要么成为眼高手低、夸夸其谈的“知者”。

对于只会蛮干,不善于思考的人,我们有必要启发他对“知”的领会,才能防止他胡做蛮干;对于只会冥想,天马行空的人,我们必然要对他多讲一些“行”的概念,才能让他脚地实地,勤劳务实。

知行合一是谁提出的 第2张
  

“知行”的形式一分为二,实属圣人无奈

最初至圣先师孔子讲“知行”的时候,因为很多人不能很好地理解,出于照顾更多人的接受程度,才把“知行”的形式一分为二,分开来讲。

毕竟大多数人的领悟程度是有限的,形式上一分为二显得比较容易接受,久而久之,后世读书人居然把圣人的意思曲解,干脆把内核分作两事来传承,这是圣人的无奈,更是后世的悲哀。

作为大乘知识分子来讲应该认识到这一点,看到“知”或是“行”就能联想到其中另一个。

“知行合一”实则“知行是一”,两者不是独立的两件事情,实际上完全可以只保留其中一个即可。

若是只探讨“知”,等明白其本意以后,再去实践的话,将终生都不得以真知;若是只身体力“行”,而不加以头脑思考,终生难以真“行”。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读史亦如此,浩瀚的文史之中,区区观点难以企及沧海之一粟,拿来分享以慰籍,还望不吝赐教。

知行合一是谁提出的2

“知行合一”这个成语出现的频率非常高,可以说是人尽皆知,尤其搞文学、写书法的人,常常要用到这个成语。

作家经常会把“知行合一”用在遣词造句里,以此来倡导人们做一个表里如一的人。

书法家则常常会把这四个字写成榜书,白纸黑字,悬挂室内,来警醒自己或他人。

这个成语实际上是一个“唯心主义”哲学观点,由明代“心学”大儒王阳明(1472年——1529年)提出。

他是在总结完“儒家学说”的精髓,再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和生活感悟,以及当时的社会现状而提出。

“知行合一”虽然只有四个字,但其内涵十分丰富,包含了传统文化里的许多精华。

我对“知行合一”的理解是:把自己的认知与行动合二为一,以意识结合实践去做事情,才能得到圆满结果。

“知”字在这里有两层意思,一是指认知,也就是对万事万物的理解程度,引申为一个人的智慧。就像孔子在《论语》里说的那样: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真正的智慧。如果不懂装懂,这是愚蠢的表现。

二是指良知,是对道德规范和人格魅力的要求,在这些方面越突出的人,他的良知就越显眼,时刻能流露出来,利人利己。

良知乃人的本性,是一个人从娘胎里带来的东西,人们常说“人之初,性本善”,就是对良知来源的最好见证。

任何学说随着继承者不断钻研,会变得越来越丰富,往往会衍生出新的流派。就如一棵大树,总会从四周不断长出新的枝杈,体量会越来越大,呈现出枝繁叶茂的态势。

“儒家学说”同样经历了不断发展、壮大、衍生的过程。王阳明是继孔子、孟子、荀子、韩愈、程颢、程颐、朱熹、张载等大儒之后,对儒学做出巨大贡献的文化巨匠。

儒学发展到北宋时,诞生了“理学”,也叫“义理之学”,是以儒学为基础,同时融合道家学说和佛学的一些观点,产生的一种新的儒学思想体系。

到南宋时,理学继续发展壮大,衍生出“心学”,由大儒陆九渊(1139年——1193年)开创。出生于明孝宗成化年间的王阳明,则是继陆九渊之后,让心学再上高峰的大儒。

王阳明的心学以“心本论”为基础,强调“心即是理”的观点,在他眼里,最高的道理不需要从外部求得,而从自己心里即可得到。

知行合一是谁提出的 第3张
  

他纠正了朱熹“存天理灭人欲”的观点,淡化了人欲和天理之间的对立关系,这种观点具有非常积极的一面,小到个人的修身养性,大到民安国泰,都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王阳明提出“知行合一”观点,是1509年他在贵阳讲学时提出,当时他已经37岁,是在经历了九死一生后才感悟得到。

王阳明出生于绍兴府一个名门,父亲王华曾中过状元,是明孝宗成化年间的吏部尚书。但王阳明的仕途之路并不怎么顺利,直到27岁,他才考中二甲进士,总算进入仕途。

然而,此时的大明王朝败絮其中,宦官刘瑾(1451年——1510年)一手遮天,甚至独揽大权,像王华、王阳明父子这样忠君爱国的正直文人,经常是刘瑾打压的对象。

1506年冬,王阳明因上疏而触怒了刘瑾,被责罚后,谪贬到贵州修文县一个叫“龙场”的小驿站任职,他的父亲王华也受他牵连,离开京城北京到南京做官。

穷凶极恶的刘瑾仍然不解气,派人在半路追杀王阳明,万不得已,王阳明假装跳河淹死,才躲过一劫。

大难不死后,王阳明来到龙场驿站,一边认真工作,一边专心悟道。当他看到当地贫穷落后,民风还没有开化时,就决定以身作则,用自己的学识来教导这里的人。

于是,他在民居里开办书院,每天抽出时间教当地人读书识字,受到了当地人极高的拥戴。

在教书育人过程中,王阳明又不断审视自己这半生走过的路,总结自己的得失,终于悟出了“知行合一”,并明白了其中的道理,它是源自内心的一种修养和信仰。

王阳明清楚自己是知书达理的知识分子,有学识,有眼界,有思想,有抱负,有人格,外在和内在的修养都很高,这些都是他的优势,如何把自身优势转化成实实在在的.成果,才是他现在和将来要做的事情。

当他具备这样的思想认识后,他的内心越来越平静,纵然流落偏远之地,即使仕途不顺,他也没有自暴自弃,而是以自己的优势和专长,造福当地老百姓,像张载那样“为生民立命”。

用行动去履行自己的才识和良知,把学识、智慧和举措、实践结合起来,才能发挥出巨大作用。

一个人即使再有才能和智慧,光说不做,只会讲大道理,对他人和自己的用处都不大。

通过不断思考和感悟后,王阳明的内心更加坚定,也明白了自己将来的人生目标。两年后,在一帮有识之士的努力下,刘瑾被治罪,王阳明回到京城,开启了他的巅峰人生,终成一代大儒。

实际上,“知行合一”的理念早在先秦时期就体现出萌芽,只不过不如王阳明总结得这么全面和深刻。

孔子曾经说过一些跟“知行合一”近似的话语,比如,他在《论语·宪问》里说道:耻其言之过其行。

在《论语·里仁》里说道:君子讷于言而敏于行

在《论语·子路》里说道:言之必可行。

把道德观念转化成道德行为,是孔子一生追求的事情,在周游六国时,孔子以身作则,要求所有弟子这样做,受到了追星捧月般的拥戴,因此,孔子被后人誉为“万圣师表”。

知行合一是谁提出的 第4张
  

王阳明对儒家鼻祖孔子十分崇拜,他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和人生感悟,以及当时的社会现状,不仅领悟出这四个字的真正内涵,并为之探索出具体的执行方法。

从这一点来看,王阳明同样很伟大,他也够得上“圣人”的称号。

如果把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观点应用到现实生活里,对人们的为人处世有很好的督促作用。

比如,尊老爱幼,扶危济困,知恩图报……这些大道理人人都懂,但每个人未必懂得去做,懂得把这些美德长期坚持做下去,发扬下去。

许多人嘴上说一套,背后做一套,属于那种“双重人格”,这样的做法不可取,完全偏离了“知行合一”的理念,也会给自己人生留下许多污点。

有修养和信仰的人,则会遵从内心的良知,会自觉地把自己的知识、智慧和行动统一起来,做一名真正的有用之人。

这样做,既不违背自己的内心,又能造福于他人,跟“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的道理一样,何乐而不为。